3月12日,新华网(www.thepaper.cn)从全国人大网获悉,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省长孟海等青海代表团两名代表提交《关于将“谓之通济柴”工程带入国家战略的建议》(以下简称“提案”),建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将“引(通天河)济柴(柴达木盆地)”工程纳入国家重点建设规划,建设绿色通道,减缓初审步伐。建议两部委将该项目作为国家反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节点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水利工程。目前,青海省正在委托长江设计院、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大力推进名为“通济”的调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中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试验区工农业发展缓慢,水资源市场需求激增,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合理利用通天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建设“柴水对接”工程,是解决柴达木地区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根据前期研究的可行性结果,项目中的白鱼由两级泵站从通天河干流阿口口河段左岸水源抽水,然后通过隧道等导流建筑物转移到柴达木盆地格尔木上游的温泉水库,经水库调度后分配给所有用水户。
项目线路全长约89公里,计划2030年年调水2.7亿立方米,预计总投资近140亿元。未来,2050年水量将超过10亿立方米。
本文来源:og平台-www.tiancai5.com